常見問題

何謂無索償獎勵/折扣(NCB / NCD)?
無理賠獎勵/折扣(No Claim Bonus NCB / Discount NCD) 是給予保單持有人在上一年因意外事故未理賠而 給予來年續保保費的折扣或獎勵。
如在保險期內有索償,
私家車
-
40%或以下無索償折扣的保險期內作出索償; 或一年內作出多於一次索償,則該無索償折扣須被完全取消。
-
50%無索償折扣的保險期內作出一次索償,則該無索償折扣在下次續保時減至20%
-
60%無索償折扣的保險期內作出一次索償,則該無索償折扣在下次續保時減至30%
商用車/ 電單車
-
在保險期內作出索償,則該無索償折扣須被完全取消。
何謂自負額 (Excess)?
汽車保單自負額(Excess),俗稱墊底費。
自負額(Excess)是當發生意外時,車主向保險公司提出汽車保險索償時須自行負責的費用,墊底費將根據索償類別及意外發生時駕駛者的類別而定。
各類自負額(Excess)詳述如下:
-
自身車輛財物損毀自負額(General Excess) : 適用於綜合保險(全保)中對受保車輛因意外引致損失或損毁,提出車保索償時車主須付此自負額。
-
全車被盜自負額(Theft Loss Excess) : 適用於綜合保險(全保)中對受保車輛不幸被盜,提出車保索償時車主須付此自負額。
-
自身車輛財物損毀於停泊時自負額 (Parking Damage Excess) : 適用於綜合保險(全保)中對受保車輛在沒人看管下,或受保汽車停泊期間因意外引致損毁,提出車保索償時車主須付此自負額。這項自負額並與自身車輛財物損毀自負額合共計算。
-
第三者財物損失自負額 (Third Party Property Damage Excess):適用於綜合保險(全保)及第三者財物損失(三保)。
-
假如受保車輛因司機疏忽引致第三者傷亡或財物損毀,提出車保索償時車主須付此自負額。
-
不記名司機自負額(Unnamed Driver Excess):適用於綜合保險(全保)及第三者財物損失(三保)中對受保汽車的司機並沒有記名於承保表內,而須付此自負額,這項自負額並與自身車輛財物損毀或第三者財物損失合共計算。
何謂折舊(Depreciation)?如何計算折舊率(Rate of Depreciation)?
折舊(Depreciation)是指隨著車輛的使用年數增加,其價值會隨之下降。部份汽車零件是有「預期壽命」的,所以經過修理的組件,價值比新更換組件低。香港的保險公司通常會按照這些條件來考慮折舊額度。
保險公司維修車輛,令汽車恢復至損毀前的狀況,在香港法律制度下這種做法可被接納。為了反映汽車的狀況在維修後得到改善,折舊率就須要作出相應調整。
例如,香港的汽車保險公司會透過保單條款,訂明不會為受保車輛某種自身損毀提供保障:
-
折舊、損耗、機件或電子設備故障,失效或破損
-
輪胎損壞(除非該處損壞同時造成車輛其他部份損毀)
-
任何適用於意外中的自負額
有關車輛維修或更換任何部件後的折舊額度,會由保險公司指派理賠師或公證行的專業人士去評估。
計算折舊率的例子:
以車齡五年的車輛在交通意外中有部份損毀為例,維修商與保險公司的理賠師同意維修金額為$50,000。折舊金額以更換零件價格之 30% 或 $15,000 來推算。$15,000折舊是根據車齡(五年)、車輛之狀況(部份損毀)及行車里數來評定。因此,這項索償的金額就是$50,000(維修費)減去$15,000(折舊額),再減去所有適用的自負額。
甚麼情況會影響車輛折舊率(Rate of Depreciation)?
汽車折舊的金額是依據車齡、意外發生前的狀況以及行車里數而定。
汽車折舊沒有固定的計算方法。很多保險公司會以不同方式計算車輛折舊。以下例子為其中一種常見的全新車輛折舊率:
· 購入後一年:扣減原價值之 20 - 30%
· 購入後兩年:扣減原價值之 25 - 40%
· 購入後三年:扣減原價值之 30 - 50%
· 購入後四年:扣減原價值之 35 - 60%
· 購入後五年:扣減原價值之 40 - 70%
· 購入後六年:扣減原價值之 45 - 80%
汽車折舊會在購入六至七年後減慢,之後會一直維持原有價值之 20 - 30%。汽車折舊的金額是依據車齡、意外發生前的狀況以及行車里數而定。
車輛在意外後「完全損毀」而車齡少於一年,折舊就可能不適用。部份汽車保險設有「新換舊」機制,專門保障車齡少於一年及完全損毀的索償。不過,如果汽車只有部份損毀,汽車保險公司一般只會按照車齡計算折舊。
.jpg)